鄉村運營是激活鄉村資源、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清城區聚焦專業運營團隊培育與作用發揮,通過建強團隊、明確權責、多維賦能,構筑破解鄉村運營難題的“最強大腦”,推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全區謀劃農業產業項目185個,其中落地項目160個,投入資金98440萬元,項目帶動農戶13000人,吸引返鄉人員806人。
一、“內聚外引”建強團隊,打造運營“生力軍”。堅持“外部引進+本土培育”雙輪驅動,打造專業化、本土化、多元化的鄉村運營團隊矩陣,夯實鄉村運營基礎。一是引入外部專業力量。圍繞服務“百千萬工程”需求,瞄準五大百億農業產業、農文旅、非遺文化等領域,通過招商引資、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具備成熟經驗的企業團隊,以市場化為導向,集聚先進資源要素和經營管理理念,構建鄉村發展新模式。引入廣東旅控集團精心打造“和秧合社”農文旅融合示范樣板項目,探索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國資+地方”合作開發運營新模式,整合閑置農房40間、周邊連片土地約1600畝,打造集民宿、研學、農耕體驗于一體的綜合體,帶動村集體年收入增加超200萬元。二是培育本土運營骨干團隊。支持和鼓勵有鄉土情懷、有較高威望、有資金技術、有管理經驗的人才下鄉創業,讓干事創業“尖刀力量”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最大增量”。吸引曾在廣州從事金融行業的陳景文回到家鄉石角鎮石岐村從事水產養殖事業,先后創辦展毅養殖專業合作社、景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全市最大鰻魚養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就業超1000人次,合作帶動養殖農戶超300戶,帶動創收330萬元。三是組建“專家+團隊”顧問小組。充分發揮“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技村官”雙引擎作用,建好用活省職教城人才服務基地,聯動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專業力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技術指導與策略支持體系,為鄉村運營團隊注入專業動能。龍塘鎮與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結對共建“村校”合作示范點并簽署“紅薯新品種種植試驗與技術推廣合作協議”,項目總利潤預計超30萬元;與華南農業大學簽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協議,打造“一核一帶聯五片”整體空間格局(即核心打造集科研育種、農旅休閑、展示展銷、綜合種植為一體的番薯產業示范基地,打造自南向北的種植產業發展帶,輻射帶動安豐、金沙、云路、泗合、民平等五個番薯種植示范片聯動發展),全面構筑龍塘鎮番薯產業發展體系。
二、“明責賦權”理順機制,激發運營“新勢能”。通過明確權責邊界、完善利益聯結,讓專業運營團隊“有權干事、有利可圖、有責擔當”,提升運營效能。一是清晰界定運營權責。明確專業運營團隊在資源整合、項目運營、品牌推廣等方面的主導權,村集體負責資源協調、矛盾調解等保障工作,形成“團隊主運營、集體主協調”的分工機制。二是創新利益分配模式。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勞務收入”分配機制,運營團隊與村集體、農戶按約定比例共享收益。東城街道江埗村委會與易木本草公司組建“廣東萊泰猴耳環生態種植有限公司”,完成種植面積450畝,每畝地利潤達3000元。江埗村委會為猴耳環種植項目提供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建設等保障,分紅占比20%;易木本草公司負責提供項目運營資金啟動資金,從種植、管理到采收全程跟蹤服務,分紅占比80%;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或參與種植的方式加入,實現推動流轉資金和種植勞務報酬分紅等多渠道增收。三是健全評價激勵機制。落實農業農村產業項目獎補、人才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租金補貼、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山區計劃、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貼息貸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綜合考慮項目收益、村民滿意度、集體增收等因素,推動龍塘銀盞經聯社、石角黃布經聯社、集美村生態旅游公司成功入選市級鄉村運營先行村。東城新橋經聯社獲得典型示范鄉村運營團隊激勵補助,沙塘月景灣劉詠琪、石角石岐經聯社獲得優秀鄉村運營人才(團隊)激勵補助,累計獲得鄉村運營激勵獎補80萬元。
三、“多維賦能”激活潛力,突破運營“天花板”。聚焦產業融合、品牌打造、業態創新,支持專業運營團隊深耕鄉村資源,推動運營水平提質升級。一是助力特色產業全鏈運營。引導專業鄉村運營團隊參與農業產業鏈各環節,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銷售全流程介入。源潭鎮迎咀村運營團隊以陳皮柑產業為突破口引入現代農業管理技術,實施規模化智能管養,種植面積達700畝,初步構建形成“一產提質、二產增值、三產共享”現代化農業體系。二是加強特色品牌建設。推出“清城優選”農業區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清城區農產品對外整體形象和辨識度,進一步拓展清遠市“清遠好風土”農業區域品牌矩陣,“清城優選”已收錄40款名優農產品。發展壯大“飛來壹品”、“源來有”“東城左岸”3個鎮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涵蓋清遠雞、絲苗米、麻竹筍、陳皮柑、絲滑番薯、魚干和花生油等農副產品。三是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清遠長隆、飛霞風景區、黃騰峽等重點旅游項目,立足鎮村特色旅游資源稟賦特性,依托運營團隊挖掘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培育“露營+”“農業+”“研學+”“低空+”等新業態,打造“沙塘月景灣”“集美云曼”等一批農文旅產業融合示范項目,以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帶動集體增收。飛來峽鎮黃洞村依托飛來峽水利樞紐風景區打造“北江薈”研學基地,帶動周邊農戶開辦農家樂發展文旅觀光,盤活閑置農房推動村集體增收20萬元。